在古老与现代交织的舞台上,文物修复师们匠心独运,让沉睡千年的陶瓷与青铜重获新生。近日,备受瞩目的2024年湖南省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在湖南艺术职业学院盛大开幕。此次大赛汇聚了来自全省各地的33位文物修复高手,他们齐聚一堂,上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实操对决。我校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一名教师、三名2022级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学生,以及四名往届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毕业生参赛。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场陶瓷与青铜的修复盛宴,深切感受文物修复师们的精湛技艺与执着匠心。
本次大赛设3个竞赛项目,其中陶瓷文物修复与金属文物修复项目在我校举行。比赛现场,参赛选手各展所长,从选手们的每一个细微动作中,都可以感受到他们对文物的敬畏与热爱,传统技艺的薪火在一代代的传承中蓬勃焕发。在中国文博事业蓬勃兴盛的征途中,文物修复师扮演着无可替代的匠心角色,他们不仅是技艺的传承者,更是文化的守护神。他们以精湛的手艺,对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民族记忆的文物进行精心呵护,使那些历经风雨侵蚀、岁月剥蚀的珍贵遗产重焕生机,绽放出穿越时空的璀璨光芒。
当我们踏入陶瓷文物修复项目的现场,2022级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学生刘蓉与彭灿,正沉浸于手中那细腻入微的修复工作中。她们面对的,是一件件历经沧桑、破损不堪的陶瓷文物。
刘蓉面前的陶瓷碗片,每一片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沧桑。她以极其谨慎的态度,用棉签轻轻蘸取特制的粘合剂,宛如对待珍宝般,小心翼翼地将碎片逐一拼接。她的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轻盈而精准,生怕稍有不慎就会破坏这脆弱的文物。彭灿则在一旁专注地修复着另一只瓷碗。她先用小刷子细致地清理掉表面的污渍,那轻柔的动作仿佛是在为瓷碗拂去岁月的尘埃。随后,她拿起专业的工具,开始进行更为精细的修补。在她的巧手下,原本残破的瓷碗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神韵。
2022级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学生刘蓉
2022级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学生彭灿
2021级校友、益阳市南县文物保护中心的李霖锋,他的双手如同魔术师一般,灵巧地穿梭于碎片之间。那些原本散落一地的瓷器碎片,在他的手中渐渐恢复了原貌,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。在他的修复过程中,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雕琢,每一个步骤都蕴含着他对文物历史的尊重与传承。他深知,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者,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记忆。因此,他用心去感受每一件文物的灵魂,用双手去还原它们的原貌,让它们在岁月的长河中重新焕发光彩。
2021级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毕业生李霖峰(益阳市南县文物保护中心)
被称作“南派鬼手”的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教师刘胄,在古物修复领域已深耕近20载。他的修复技艺精湛,涵盖青铜器、瓷器、木雕、字画等众多门类,甚至包括出土漆器的修复。刘胄出生于文物保护世家,自幼便对文物修复与保护工作耳濡目染,这份热爱如今已化作他事业的动力。作为专业教师,他始终致力于培养更多文物修复的新星。
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教师刘胄
与此同时,2022级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学生谢文浩,虽然是文物修复行业的“新”人,但他的表现却毫不逊色。他正小心翼翼地清洁着青铜器上的污垢,每一个动作都专注而熟练,仿佛在与手中的青铜器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。他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,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精湛的工艺,成功恢复了青铜器昔日的光彩。
2022级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学生谢文浩
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2016级校友丁洁、易新博及2019级校友石润雨,各自展现着他们卓越的修复技艺。
“唰唰唰”,易新博正用刷子小心翼翼地清理着另一件青铜器。他手中的刷子如同考古学家手中的探铲,轻轻地拂去青铜器表面的污垢和锈蚀,使用超声波清理青铜器上的锈蚀。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,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他对青铜器的敬畏与爱护。在他的努力下,青铜器表面的污垢被一一清除,露出了原本精致的纹饰和造型。
2013级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毕业生易新博(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)
石润雨正专注地对一件青铜器进行着色修复。这件青铜器原本锈蚀斑驳,但在她手中,特制的颜料被精准地涂抹在青铜器表面。她的手法娴熟而细腻,每一笔都恰到好处,仿佛在为青铜器穿上了一件崭新的外衣。随着她的笔触的流转,青铜器的锈迹逐渐褪去,露出了原本的光泽,焕发出了青铜时代的辉煌。
2019级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毕业生石润雨(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)
比赛接近尾声,丁洁认真地撰写着关于青铜器修复的报告。她的笔下流淌着对青铜器修复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。她不仅详细记录了修复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和细节,还结合专业知识对青铜器的历史背景、文化价值进行了深入剖析。她的报告不仅是一份技术文档,更是一份承载着对青铜器深厚情感的珍贵资料。
2013级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毕业生丁洁(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)
在现场,我们不仅目睹了众多从本校毕业的学长学姐们的风采,更见证了匠心精神的代代相传。这不仅是一场技艺的精湛比拼,更是一次匠心精神的深刻传递与弘扬。他们曾在这里汲取丰富的专业知识,随后踏入文博行业的广阔天地,历经风雨的洗礼与实战的锤炼,将所学技能转化为保护文化遗产的实际行动。如今,他们带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对文化的深刻感悟重返赛场,实现了从校园到行业、再从行业回归校园交流平台的华丽转身。
他们以卓越的专业素养和精湛的技艺,展现了文物修复师们对技艺的执着追求与对文化遗产的深情守护。他们的每一次修复,都仿佛在诉说着文物背后的故事,让古老的青铜器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,展现了湖南文物技能人才良好的精神风貌。他们的行动,不仅为传承高水平文物技能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新时代的贡献,更为这些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文物赋予了新的生命。
参赛选手们以匠心独运的技艺和精益求精的态度,充分诠释了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,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了自己的智慧与力量。他们的每一次努力,都是对文物修复事业的热爱与执着,都是对匠心精神的坚守与传承。展望未来,我们满怀期待与信心。文物修复师们将继续以匠心独运的技艺和执着坚守的精神,为更多文物赋予新生与活力。他们将以一双双饱经历练的巧手,持择一业终一生的匠心,让沉睡千年的陶瓷与青铜在我们的手中重新焕发出璀璨的光芒。他们将共同书写文物保护事业的新篇章,让中华文明的瑰宝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彩,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更多的力量。
- 上一篇:行走的课堂——浙江卫视晚会2万人现场
- 下一篇:这个主题党日很走心!